效率源数据恢复论坛

标题: 效率源DRS数据恢复分析系统在检察机关的应用 [打印本页]

作者: xlysoft    时间: 2015-8-28 14:03
标题: 效率源DRS数据恢复分析系统在检察机关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电子物证在日常案件中的应用比重,成为检察机关案件审理的关键性证据。然而,现如今高智商职务犯罪嫌疑人通常会恶意删改犯罪数据、恶意损坏存储载体致使数据丢失以扰乱取证进程,因此,通过数据恢复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还原案件真实情况,成为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顺利查办的重要技术支撑。

  一、检察机关在电子数据取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数据存储介质类型各异,包括U盘、移动硬盘、存储卡、手机、电脑等,一般情况下,一个电脑硬盘,从复制、检索到查找、分析,整个流程下来需要花费一天半的时间,电子数据提取效率极低。

加之数据信息具有海量性、文件类别多样性的特点,若想从中找到一些线索并加以分析,无异于大海捞针。此外,数据存储介质或数据信息还有可能被恶意破坏,如果数据提取操作不当,很可能造成数据二次损坏,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结果费了很大功夫,取证却不尽如人意。

二、效率源DRS数据恢复分析系统的实际能效

DRS数据恢复分析系统是效率源科技近期全新推出的数据恢复软硬件一体化产品,集合了超过1000项的核心功能。效率源总结15年的数据恢复与数据分析产品开发经验,将DRS功能提炼和智能化,采用大量一键修复功能,大量的提示和帮助使之成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普及产品。

●支持范围广

DRS数据恢复分析系统全面支持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手机、平板、照相机、摄像机、视频监控,乃至工控机、医疗设备的数据恢复。能全面解决硬盘固件故障、物理故障及逻辑故障的数据恢复问题,如文件删除、文件丢失、克隆失败、硬盘格式化、分区修改、分区丢失、电机磁头不稳、大量坏道、固件损坏、病毒破坏等情况下的数据恢复。

●数据恢复效率高

DRS数据恢复分析系统引入了全双工数据传输模式,可同步全速地进行读写操作。产品采用了USB3.0高速接口,扫描速度可达500MB/s,相比于USB2.0的扫描速度提升8倍。USB3.0应用到DRS中,一方面极大程度提高带宽,高达5Gbps,全面增强数据传输能力;另一方面采用双向数据传输模式,大量降低时间消耗,大幅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数据恢复成功率高

DRS数据恢复分析系统整合了强大的底层数据处理能力,形成以诊断-物理修复-逻辑恢复-物理恢复-数据分析为模块的专业完整的阶梯式扩展应用,可分阶段、分环节采取相应操作。此外,DRS数据恢复分析系统率先采用ExtremeRI碎片重组技术及高位簇文件恢复技术,可深入硬盘数据空闲区扫描碎片,实现碎片文件重组;同时,对于被意外“清零”的高位簇文件也可成功恢复,大幅提升数据恢复成功率。

●证据固化强

检察机关进行数据恢复的最终目的是将电子数据作为呈堂公证,因此提取的数据信息必须通过“证据固定”的手段来保证证据的合法性和证明力。DRS数据恢复分析系统采用物理只读锁定,源自司法取证规范,通过专用控制电路模块,硬件级自动过滤写入数据,避免任何潜在的误操作对原始数据的修改损坏,符合司法取证规范。另外,提供MD5校验方式以保证证据原始性。

  三、引入数据恢复产品对检察机关的意义

当前,我国电子数据取证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无法全面满足检务工作的日常要求。电子数据取证是法学、刑事侦查学、与计算机等学科交叉的一门学科,从事电子数据取证的专业技术人员,不仅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信息等技术,同时还需要掌握相应的侦查取证方面的法律专业知识,掌握检验鉴定的标准程序与工作方法。这样一来,使得具有专业电子数据取证的技术人员少之又少。

一般地,数据恢复产品的使用不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学习记忆,也不需要通过时间积累经验来提升成功率,这些都被研发商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因此,检察机关引入数据恢复产品刚好解决了专业技术要求的尴尬问题。同时,互联网时代数据信息量极大,个人行为都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在各类存储介质中,通过数据恢复产品提取分析必要的电子数据,办案人员可更全面掌握犯罪分子的兴趣爱好、社交圈子、交通出行、消费情况等等,给案件研判分析提供更多线索,极大程度上方便了检务工作的进行。因此,引入数据恢复产品对检察机关在反腐肃贪、法律监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里程意义。





作者: 青海论坛y    时间: 2015-12-17 02:55
支持,我认为你太厉害了













第五代QQ机器人QQ群机器人论坛QQ机器人智能客服机器人QQplus机器人QQ群互联机器人..联系QQ800050145 QQ群384105202





欢迎光临 效率源数据恢复论坛 (http://bbs.xlysoft.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